我院成功举办明德论坛第52期
作者:文/刘玫含 图/李诚信 时间:2024-12-30
12月1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刘红工作室在北校区勤政楼308会议室联合举办第52期明德论坛。院长靳书君、教师代表及全体研究生参加,论坛由副院长朱培丽主持。

讲座伊始,邓伯军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当代社会的广泛应用及其对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和文化观念产生的深远影响,认为算法权力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权力形式,其对社会治理、信息传播和个人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并深入剖析了算法权力的意识形态批判,强调算法并非中立的技术工具,而是蕴含着特定的价值观、利益诉求和权力关系。尽管算法权力存在诸多争议和挑战,但其在提高决策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现场互动环节,邓伯军教授耐心解答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大家积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动态,深入思考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本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参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
主讲人简介:
邓伯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在教学方面,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研究》《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评析》等课程,主持省级本科教改工程重点项目1项,团队共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上)1项、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1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5项。
在论著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有多篇为《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摘录,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出版学术专著5部。
在课题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子课题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主持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厅级科研项目3项;作为参与者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
在获奖方面,获得省级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获得省级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政府厅级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在社会兼职方面,担任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络空间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智库)主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担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